中山桥宏伟,水车园丰富,老街中漫步——甘肃兰州
2024年4月18日,驱车行驶在去往甘肃兰州的高速公路上,或隧道,或高架,或合并,或分离……路况特点极具个性;两旁黄土高原上各种野生果树盛开出色彩各异的花朵,将原本单调的黄色点缀成五彩斑斓,甚为美观,司机的疲劳之感也顿时消遁的无影无踪。
兰州是中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而到兰州若不去观摩黄河铁桥,实在是件遗憾的事,为不留遗憾,马不停蹄,直接前往。兰州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白塔山下的滨河路中段。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
市内的黄河以中山桥相连接,南面通向兰州的商业中心,一览现代繁华的景象;北面则连接着白塔山,那里古朴寺庙与山林自然之色浑然一体,尽享闹中取幽静。所以铁桥与黄河,朝夕相伴走过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已经成为每位兰州人抹不去的记忆底片。
这座钢铁架构的桥梁犹如积木般横跨南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5月9日,兰州黄河铁桥工程正式开工。清宣统元年(1909年)8月19日,兰州黄河铁桥竣工通行。据《创建兰州黄河铁桥碑记》记载,兰州黄河铁桥历时近两年半,花费白银30.66万两。
兰州黄河铁桥长233.5米,总宽8.36米。为四墩五孔,每孔跨径45.9米。上部结构为梯形穿式钢桁架,每一跨都是超静定结构组成桁架体系,由竖向钢架划分成五个长方形。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由时任甘肃省主席刘郁芬手书的“中山桥”匾额,被悬挂于铁桥南面的牌厦上。
兰州黄河铁桥作为一个交通结构工程,体现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洋务运动时期建筑艺术发展史的风格、流派、特征。同时,建造桥梁所需物资的运输过程也创造了近代运输史上的奇迹。兰州黄河铁桥是中国近代史上整个西北地区第一座引进外国技术建造的桥梁,在中国的建筑历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兰州历来是东西交通要冲,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路,穿城而过的黄河则是横亘在兰州这一交通枢纽之上的障碍,民间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的歌谣。据说,从明洪武五年(1372年)起,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都曾因军事需要在兰州黄河段修建过浮桥,但都很快被拆或被毁了。
直到洪武十八年(1385年),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才在如今的兰州黄河铁桥的位置上兴建了镇远浮桥。此后500多年间,用以构筑浮桥的船数和用以固定的铁柱与木柱数虽有变化,但镇远浮桥却以其扼守要津的重要地位从未撼动。矗立在铁桥南岸的将军铁柱正是镇远浮桥500年兴衰史的见证。
2006年5月25日,兰州黄河铁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4月12日,入选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调宣部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承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
2013年3月30日起,为了保障行人、游客通行安全,保护国家重点文物,兰州黄河铁桥禁止机动车辆通行。站在这座结构复杂的铁桥上,让你不禁就会联想到上海的那座连接黄浦区与虹口区著名的外白渡桥,两者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且建造时间也相差无几。
伫立在中山桥上,遥望滚滚黄河向东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想像这两座非常相似的百年铁桥,已成为东西两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历经百年风雨,仍被人们所使用,堪称奇迹。而今,兰州市横跨黄河已超过十座,这种加速度也应让风烛残年的黄河铁桥欣慰和骄傲了。
中山桥南面不远处则是兰州水车园,它也是百里黄河风情线上最具兰州地方特色的景点之一。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园内由双轮水车、围堰、水磨坊服务室和游乐区组成,立于黄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转动。
据说,明嘉靖五年(1523)兰州人段续考中进士后,宦游南方数省,对那边的筒车产生了浓厚兴趣。晚年回故里后致力于水车的仿造,经反复试验,终于获得成功。最早的水车架设在黄河北岸。后又架设了三轮水车,以灌溉附近菜畦果园,“水车园”这个地名即由此而来。
段续的水车成功后,黄河两岸的农民争相仿制,至清末时兰州已有水车157轮。1952年,兰州有水车252轮,黄河两岸更是水车林立,总提灌面积达10万亩。当时该市水车之多比“水车之城”的叙利亚哈马市水车的8倍,成为当时世界上真正的“水车之都”。
兰州水车是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酷似古战车的车轮,园内轮辐大的在20米左右,最小的也在10米以上,可提水15米—18米。旺水季利用水流推动,枯水期则利用围堰分流聚水,通过堰河小渠。当水车轮转动时,浸入水中的斜斗便舀满河水,源源不断,流入田园。
兰州水车园,体验古老水车文化,品味自然水利智慧,观赏独特景观,尽享秋日丰收的水果盛宴与丰富的节日庆典。水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园内有双轮水车、围堰、水磨房。
园内各种巨型水车令人大开眼界,间或有绿树成荫之地可供游人休憩。在园内一个粗壮的水车构件上,发现中国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为该园的题字:“园陈文石千年秀,河卷水车万古声”。字迹清秀,韵味十足,寓意悠远。
兰州老街是甘肃省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重大工程之一,项目以国家5A级旅游文化景区标准倾力打造,它坐落于兰州城市中心地带,位于兰州市金融贸易中心、城市新中心七里河马滩片区,南邻城市中央大道西津西路。
兰州老街项目全长800米,是仿古精致低密度建筑,纵横交织的广场空间,为呈现不同的城市脉搏,引入潮流业态组合,国际大都会的休闲品位、跨界对撞的国潮品牌、林立的精致餐厅、时尚艺术及商业交融的独特氛围,畅享都市中心的街区。
兰州老街还联合甘肃省544项非遗资源,精选甘肃特色的工艺精品、本土美食、天工匠心产物等,为甘肃人民智慧提供最核心的展示舞台,助力文化自信。兰州老街于2020年起分阶段开业,汇聚一系列国际时尚品牌,Z时代的夜间名坊,买手创意店、年轻时尚星级餐厅以及国内外知名食府。
整个街区承接Z时代年轻经营之道,打造西北24小时永不落幕第一街区商业,以“燥、火、赤、味”四字为发展策略,汇集国潮品牌、夜经济、潮流服饰品牌、零售集合店、体验类业态、餐饮业、娱乐配套等,引领开创兰州吃、喝、玩、乐齐聚之地,梦想+Z时代梦想远航之地。
项目拥有四大自持单体,分别为兰州府-兰州首个古建婚庆博物馆;华夏宫-兰州首个古建歌舞演艺馆;据说这里已与甘肃省演艺集团签定战略合作,定场上演《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国际性演出;求古书院-兰州首个当代艺术馆;金城楼-兰州首个汉唐建筑瑰宝。
兰州老街政府对项目宣传为“丝路旅游必经地,兰州休闲新中心”,对内,成为兰州会朋结友的城市会客厅。兰州老街着力打造潮流与古典对撞的商业新模式,塑造兰州全新、崭新的传统古建文化与时尚潮流对撞的多态融合开放式商业标杆。
漫步老街,西北民俗的韵味油然而生,感觉到处飘荡着美食的味道直往人鼻孔里钻,让人忍不住地不停咽口水;时而可以在街边或街角看到体现本地风情的雕塑,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或许是去的时候是阴天,老街没有想像中那么热闹,显得游客稀少,门可罗雀。
游逛了半天,饥肠也响如鼓了,到兰州不吃牛肉拉面,等于到潼关不吃肉夹馍,是件异常缺憾的事。牛肉拉面在兰州可以说充斥大街小巷,无论店面大小,均经济实惠,正宗地道,令人垂涎欲滴,让喜欢吃面的笔者,欲罢不能。只为这碗面,真正的吃货也要来趟兰州!
黄河之上铁桥,三国协作建造。西风烈,冰雪急,河水滔滔;历战乱,几经飘摇,百年后,未伤分亳。中山桥,当骄傲。
黄河岸,水车旋转;造型朴,种类全,年代远,水车博物馆,可圈可点。
兰州老街,旧题新作;诸多民俗,也算全面,权当漫步闲玩。
最爱风味是拉面,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用料精,汤美鲜,特正宗,工序繁而严;从早餐到晚宴,吃不烦!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布衣之眼 《中山桥宏伟,水车园丰富,老街中漫步——甘肃兰州》,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